欢迎来到思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合规技术咨询服务

注册备案 · 临床试验 · 体系建立辅导 · 分类界定 · 申请创新

186-0382-3910
186-0382-3910
全部服务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知识分享

血糖仪产品注册全流程实操指南

来源:医疗器械注册代办 发布日期:2025-02-24 阅读量:

一、注册适用范围与分类依据

血糖仪作为体外诊断设备,属于第二类医疗器械,具有中度风险,需依据《医疗器械分类目录》进行分类管理。其分类编码为22-02-02,适用范围涵盖毛细血管全血、静脉全血的葡萄糖浓度检测,但不包括微创型、无创型及连续监测设备。注册申请人需明确产品名称、管理类别及预期用途,确保符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和《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的要求。

血糖仪产品注册全流程实操指南(图1)

二、核心材料准备要点

1. 产品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需依据《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则》编制,涵盖性能指标(如精度、重复性)、电气安全、电磁兼容性等。根据GB/T 19634-2021标准,血糖仪需满足以下核心指标:

- 准确性要求:95%的检测结果与参考值偏差需在±15%内(血糖浓度≥5.55 mmol/L时)或±0.83 mmol/L内(血糖浓度<5.55 mmol/L)。

- 抗干扰能力:需验证红细胞压积、温度、湿度及常见干扰物质(如维生素C、尿酸)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 软件要求:嵌入式软件需纳入风险管理,明确需求规格、验证与确认流程。

2. 注册检验报告

检验报告可由申请人自检或委托有资质的机构出具,需覆盖全性能指标。同一注册单元需选择代表性型号进行检测,确保其能代表其他型号的安全有效性。例如,某型号血糖仪若采用不同检测原理(如电化学法与光反射技术),则需分别提交检测数据。

3. 临床评价路径

根据《免于进行临床试验的第二类医疗器械目录》,仅适用于毛细血管/静脉全血检测的血糖仪可豁免临床试验,通过同品种对比完成评价。需提供对照产品的注册信息、性能比对数据及临床文献。若产品用于动脉血、血清或血浆检测,则必须开展临床试验,遵循《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规定》及《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

对比路径关键点:

- 对照产品需为已上市且性能相近的设备,优先选择溯源性一致的品牌。

- 试纸条需与血糖仪同步注册或使用已获批产品。

- 样本量需覆盖不同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健康人),并包含干扰物质存在的情况。

三、注册流程详解

1. 省级药监部门受理与形式审查

申请人需提交全套资料(含技术要求、检验报告、临床评价资料等),省级药监局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形式审查,资料不齐全的需一次性补正。

2. 技术审评与质量管理体系核查

技术审评重点包括产品安全性、有效性及合规性,审评周期为60个工作日。同时,药监部门将开展现场核查,确认生产条件、质量管理体系符合《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3. 审批决定与证书发放

通过审评后,省级药监局在20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并颁发《医疗器械注册证》。若需补充资料,申请人需在1年内完成补正。

四、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1:临床数据不足导致注册失败

某企业申报的血糖仪因适用范围包含动脉血检测,但未开展临床试验,仅提交同品种对比数据。审评认为动脉血检测超出免临床目录范围,需补充临床试验,最终不予注册。

案例2:检测指标不达标

某型号血糖仪在注册检验中,精度未达到GB/T 19634-2021要求(偏差超±20%)。企业重新优化试纸条酶反应体系后,通过复检并成功获批。

五、总结与建议

第二类血糖仪注册需紧扣法规要求,重点关注技术要求的科学性、临床评价的合规性及流程时效性。建议企业:

1. 提前与检测机构沟通,明确检验方案;

2. 选择权威对照产品,确保临床比对数据充分;

3. 建立风险管理体系,覆盖设计、生产及上市后监测环节。

通过系统化准备与精准执行,可显著提升注册成功率,加速产品上市进程。

思途企业咨询

站点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
郑州思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医疗器械产品政策与法规规事务服务,提供产品注册备案申报代理、临床试验、体系建立辅导、分类界定、申请创新办理服务。

八年

医疗器械服务经验

多一份参考,总有益处

联系思途,免费获得专属《落地解决方案》及报价

咨询相关问题或咨询报价,可以直接与我们联系

思途CRO——医疗器械注册临床第三方平台

在线咨询
186-0382-3910免费获取医疗器械注册落地解决方案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北京公司
186-0382-3911

郑州公司
186-0382-3910

合肥公司
188-5696-0331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