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思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合规技术咨询服务

注册备案 · 临床试验 · 体系建立辅导 · 分类界定 · 申请创新

186-0382-3910
186-0382-3910
全部服务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知识分享

一次性使用避光输液器NMPA国内注册证办理流程及步骤

来源:医疗器械注册代办 发布日期:2025-02-22 阅读量:

一、法规依据与产品分类

一次性使用避光输液器作为第三类医疗器械,其注册需严格遵循《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739号)、《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总局令第47号)等法规。根据《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其分类编码为14-02-05,管理类别为第三类,技术要求需符合 YY 0286.3-2017《专用输液器 第3部分:一次性使用避光输液器》 和 GB 8368-2018《一次性使用输液器 重力式输液器》 等强制性标准。

一次性使用避光输液器NMPA国内注册证办理流程及步骤(图1)

二、注册流程核心步骤

1. 前期准备与资料编制

- 产品技术要求制定:需基于产品设计特点(如双层避光结构、避光剂类型)和临床应用,明确性能指标(如透光率、药物相容性、无菌性等)。

- 申报资料准备:包括监管信息(申请表、产品列表)、综述资料(产品描述、研发历程、与同类产品对比)、非临床资料(性能验证、生物相容性、灭菌验证)等。

2. 提交注册申请

通过NMPA医疗器械电子申报系统提交资料,需确保申报产品名称符合《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并附上完整的产品说明书和标签样稿,明确避光范围、药物相容性警告及禁忌症。

3. 技术审评与体系核查

- 技术审评重点:避光性能验证(如避光剂迁移溶出、多层管路透光率匹配)、药物相容性研究(吸附作用、药物成分变化)及生物学评价。

- 质量管理体系核查:需提交生产工艺验证、关键工艺控制点及稳定性数据。

4. 行政审批与获证

通过审评后,NMPA颁发《医疗器械注册证》,有效期5年。延续注册需在到期前6个月提交申请,并提供产品无重大变更声明及质量跟踪报告。

三、技术审查核心要点

1. 避光性能研究

- 避光剂验证:需提供避光剂与管壁材料的相容性数据、迁移溶出试验报告,确保避光剂不接触药液(如双层结构设计)。

- 透光率测试:说明不同波长范围(如290-450nm)的透过率数据,并在说明书中明确标注。

2. 药物相容性评价

- 吸附作用研究:通过 YY/T 1550.1-2017《药物吸附研究》 评估药物成分在输液前后的含量变化。

- 光分解保护验证:需提供药物在光照条件下的分解曲线及避光输液器的保护效果数据。

3. 产品技术要求与检验

- 性能指标覆盖性:若产品含多个型号,需选择典型型号进行检验,并说明覆盖依据。

- 自检报告要求:自检需符合《医疗器械注册自检管理规定》(2021年第126号),或委托有资质的检验机构。

4. 说明书与标签规范

- 内容要求:需包含预期用途、禁忌症、目标人群及药物相容性警示信息,避免中英文混用。

- 数据客观性:透光率试验数据、避光剂类型等需以实测结果为依据。

四、常见问题与注意事项

1. 型号覆盖不足:若不同型号的原材料或生产工艺差异较大,需补充检验并说明理由。

2. 避光性能数据缺失:未提供透光率测试或避光剂迁移数据是常见退审原因,建议参考YY 0286.3-2017制定试验方案。

3. 延续注册资料不全:需提交上市后质量跟踪报告(包括不良事件监测)及周期检验记录。

五、结语

一次性使用避光输液器的NMPA注册涉及技术、法规及质量管理多维度要求,企业需重点关注2023年修订的 《一次性使用避光输液器注册审查指导原则》 ,提前规划避光性能与药物相容性研究,确保申报资料的科学性与完整性。对于复杂案例,可借助专业代理机构(如角宿团队)优化流程,规避风险。随着法规与技术的更新,企业还需持续跟踪NMPA动态,确保合规运营。

思途企业咨询

站点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
郑州思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医疗器械产品政策与法规规事务服务,提供产品注册备案申报代理、临床试验、体系建立辅导、分类界定、申请创新办理服务。

八年

医疗器械服务经验

多一份参考,总有益处

联系思途,免费获得专属《落地解决方案》及报价

咨询相关问题或咨询报价,可以直接与我们联系

思途CRO——医疗器械注册临床第三方平台

在线咨询
186-0382-3910免费获取医疗器械注册落地解决方案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北京公司
186-0382-3911

郑州公司
186-0382-3910

合肥公司
188-5696-0331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