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思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合规技术咨询服务

注册备案 · 临床试验 · 体系建立辅导 · 分类界定 · 申请创新

186-0382-3910
186-0382-3910
全部服务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知识分享

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属于几类医疗器械

来源:医疗器械注册代办 发布日期:2025-02-15 阅读量:

医疗器械的分类管理是保障公众用械安全的重要机制。我国根据器械风险程度实施分级监管,不同类别对应差异化的技术要求与审评流程。半导体激光治疗仪作为常见的物理治疗设备,其分类归属直接关系到产品上市路径与临床使用规范。本文将系统解析其分类依据及监管特点。

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属于几类医疗器械(图1)

我国医疗器械分为三类,以风险程度为核心划分标准。一类器械风险最低,通常通过常规管理即可控制;二类器械需通过临床评价等方式验证安全性;三类器械风险最高,需实施严格的全生命周期监管。分类判定需综合考量器械作用机理、作用部位、持续时间等要素。

该设备采用半导体激光光源,输出功率范围在毫瓦至瓦级之间,波长多选择600-1000nm近红外波段。其工作机制基于光生物调节作用,通过低强度激光照射产生热效应与非热效应,可促进组织修复、缓解疼痛。典型临床应用于软组织损伤修复、炎症消退及疼痛管理等康复治疗领域。

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属于二类医疗器械

根据《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属于二类医疗器械(分类编码09-03-04)。该判定基于以下要素:非侵入性工作方式、可控的激光输出功率、局部作用特性及可逆的生物学效应。设备虽涉及能量输出,但设计上具有多重安全保护机制,如实时功率监测、接触式启动保护等,确保临床风险可控。

生产企业需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产品须完成注册检验与临床评价。注册申报需提交包括光学性能测试、生物相容性报告在内的完整技术资料。使用环节要求操作者接受专业培训,需建立设备维护与剂量记录制度。监管部门对这类器械实施不良事件重点监测,定期更新安全性要求。

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的波长选择具有特殊考量。650nm左右红光穿透深度约1cm,适用于浅表组织治疗;而808nm近红外光穿透可达3-5cm,更适合深部病灶。临床选用时需根据治疗部位深度匹配波长,同时需注意不同组织对光吸收的差异性。正确选择参数既能提升疗效,又可避免能量蓄积带来的潜在风险,这体现了二类医疗器械在临床应用中的科学性与严谨性。

思途企业咨询

站点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
郑州思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医疗器械产品政策与法规规事务服务,提供产品注册备案申报代理、临床试验、体系建立辅导、分类界定、申请创新办理服务。

八年

医疗器械服务经验

多一份参考,总有益处

联系思途,免费获得专属《落地解决方案》及报价

咨询相关问题或咨询报价,可以直接与我们联系

思途CRO——医疗器械注册临床第三方平台

在线咨询
186-0382-3910免费获取医疗器械注册落地解决方案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北京公司
186-0382-3911

郑州公司
186-0382-3910

合肥公司
188-5696-0331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